好友某天訊息說:「你真的很厲害,能夠持續的發文,還有源源不絕的靈感。」其實聽到這話心裡是有些爽快。對於這樣的稱讚是可以不客氣收下的那種。好啦,炫耀一下。重點是,這篇文章將告訴你,我源源不絕的靈感怎麼來的,並在靈感乍現保存它們,找出靈感的特色運用在每篇文章上頭。
Hi,先跟看文章的你介紹。我是 Carol,又被稱為卡蘿。寫作題材以生態、自然、旅行,以及一點點的生活,延伸到觀點分享,稱之為—旅行文學。我有個願望是能夠成為作家,所以除了景點分享文之外,更喜歡寫短文、散文、旅行日記系列故事集。
對創作者來說,就怕自己靈感枯竭,挖不出什麼。以前有陣子確實蠻害怕,那時候的創作純粹寫旅遊美食介紹文。你可能會說,店家那麼多,怎麼可能會寫到枯竭。老實說,攻略文寫久了是有 SOP 的,最後的枯竭是因為——內容沒有情感。不過攻略文確實能為流量帶來快速成長,無庸置疑。
文字應該更有力量,所以漸漸的轉換方式呈現,以散文、短文、短篇創作為重,題材也圍繞著生態、自然、旅行,一點點的生活,延伸到觀點分享,稱之為—旅行文學。當然遇到不錯的景點或能夠分享的觀念、議題,還是會寫寫介紹文讓大家欣賞及了解未知。稱為旅行文學並非覺得多高大上,不過是對資訊吸收的需求不同,而有其他的表達方式。(更多文字創作可見卡蘿的背包旅行 instagram)
通常創作散文時會翻翻拍下的照片或影片找尋靈感。在按下快門的時候,故事已然一併烙印在心中,每個細枝末節以及你沒注意到的。親朋好友對於我能在一個景點待很久覺得不可思議,那些你眼中的不可思議得以仔細觀察每個物件、每個路人、每個此時此地發生的大小事,創作出一篇篇作品。所以一張照片不只一個故事,能寫的好多,好多。
回過頭來,想要分享的是—持久的創作能量,這件事。如何使創作能量的穩定產出?於我來說,大致有四:
大量的閱讀且吸收
閱讀的種類、方式不設限。工具書主要可以訓練思維邏輯、條理分明的敘事;詩詞散文可以練習意境、想像空間的創作;遊記、小說則可以擴充詞彙,在描述事情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文字能選擇使用,避免單一且重複的詞句出現在一篇文章中,又或者挑選最精準的詞句來形容一個故事,對讀者來說更加走心,畢竟你最大的優勢是-能寫出他們說不出的感覺。每本書都有他的個性,從中找出各自特性之後加以學習、去蕪存菁,讓過濾後的要點成為你的一部分。
隨時記錄腦中的靈光乍現
在大量吸收資訊之後,腦子不會在當下就處理完畢,總是要擱置一段時間才能發會他的效用。靈感不總是在你想要的時候出現,且出現的時間總是短暫,稍縱即逝,錯過不再。所以當靈感出現時,最常在手邊的工具就是手機,有時候會是紙本、或電子閱讀器筆記功能,沒時間的話先寫概要,有時間就將腦中的所有一字不漏寫下。最後步驟在電腦裡潤飾。
五感全開的觀察模式
創作者的心思都較為細膩(至少我遇到的十之八九皆是如此) 。不過新手的我線條粗的要命,沒有過目不忘的記憶、沒有細膩心思。但當決定開始創作時,觀察訓練也隨之開始。拋開了既定的成見與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觀察一件事情時以 0 為出發,不帶情緒的掃描當下人事物,以及近一步的接觸。資訊進入腦中時,進入畫面中的角色思考,簡單分析當下的情境,並跟著角色循跡找出他們正在關注的當下(可以說是換位思考)。如果不是天生的觀察家,沒關係,因為我也不是。不過多練習幾次之後會慢慢進步,不敢說多厲害,但能在日常生活隨時切換發呆模式、觀察模式,蠻有樂趣。
每個小東西都是主角
世界上,主位除了人,一棵樹、流動的空氣、一場暴雨、一座檯燈,都能是一個故事的主角。身為人有先天的優勢,能夠清楚表達出內心情感並藉由文字、畫面、物體流傳到往後的日子。這是動物或非生命物體無法做到的,但他們依舊有情緒、有想法、有足以影響眾人的能力。當五感全開的觀察模式開啟時,不妨將自己化為一陣風、一片葉子或者一隻螞蟻,如果你在他的世界,有什麼驚心動魄、感人肺腑或者小確幸的故事想告訴眾人呢?
總歸人為個體,靈感的來源千千萬萬種。上面四種只是粗略的說明,但在我以旅行為主題的寫作生涯倒蠻受用。
往後,我的故事有你們
朋友會問我說:跟你分享的故事會成為寫作的靈感嗎?我必須承認,無庸置疑。你會被寫進我的故事中。就像蘇打錄的那首歌:你被寫在我的歌裡。那般具有份量,還能療癒人心。
相關文章
延伸資訊:我所使用的旅遊電商平台
文章最後,感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點擊拍手,根據喜愛程度最高可拍5下。備註:此計畫是「化讚為賞」,讓辛苦寫作的工作者有機會因為你的舉手之勞,獲得小小小小額收入。
◆ 如為邀約合作文章,一律會於文內標註
◆ 文字內容為個人意見感受,僅提供參考
◆ 文章具時效性,資訊內容以店家官網公告為準
◆ 圖文嚴禁轉載,如需引用,請先來信詢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