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方式,讓踏入職場的你隨時在旅途上

旅行技能Leave a Comment on 3種方式,讓踏入職場的你隨時在旅途上

3種方式,讓踏入職場的你隨時在旅途上

開始旅行,是大學的事情。內向的我竟然走向業務兼領隊導遊一路,原因很簡單,當初的我喜歡旅行,而我想以最沒有經濟負擔的方式開始這件事。但在踏上此路後便知道,依自己個性因素必定走得不長久,不過這不長久的路上,卻逐漸了解自己旅遊喜好,是一件意外收穫。

出社會開始頻繁出走,從國內的一日遊到國外的長時間longstay,身邊友人驚訝到底是用什麼方式可以頻繁且大量的出走旅行。畢竟工作總是難請假,就算可以請假主管也不允許時間超過5天,沒有職務代理人,或是休假還要隨時on call的不痛快。種種原因,讓興致大大減低。

這篇文章,針對已出社會的朋友分享自我經驗,就算有工作,也能到處旅行的方式。

《邊工作邊玩樂》3種方式,讓踏入職場的你總是在旅途上

許多資訊是在出社會後做中學獲得,甚至是因為遇到貴人而不小心得到了機會,深深體會機會除了留給準備好的人,更是屬於懂得去創造機會並且把握住它的人。以下3種方法為親身經歷提供參考,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會遇到狀況需要取捨,優劣與利弊考量之後,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那個決定就對了:

#第一種方式:努力工作存錢。

在知道自己的旅遊型態之後,便可以規劃在短期、中期、長期的資金分配。這是我當社會人士初期使用的方式,那時很菜對未來沒什麼想法甚至身上沒有長才,因此想要到處旅行就是以努力賺錢當作唯一目標,於是存了小額的旅遊基金,背包客環島、走訪台灣鄰近國家,甚至安排自己到澳洲打工度假,每趟旅程都玩得很high。方法簡單,但也能完成最終目的。
 
  • 優點:想去哪個國家,存夠旅遊基金就可出發,並且能按照自己喜愛的旅行方式消費與全心享受工作努力獲得的獎勵。
  • 考量:較少機會從事長時間的出遊,因此會將行程排得滿滿滿,玩得盡興,卻無法在旅途中享受真正的放鬆與休息。

#第二種方式:經常性外派工作職位。

每間公司的發展方向不同,除了本土企業、外商公司的固定工作模式之外,近年來新創公司崛起,因此提供了民眾更多就業條件的選擇,不侷限於固定的上班場域與時間,與開放的工作氛圍,令人嚮往。
 
經典電影《型男飛行日誌》的喬治克隆尼工作內容便是經常性外派工作,需要到全美各地面對面提供裁員的就業顧問服務。或是旅遊編輯的光鮮亮麗則是年輕人的憧憬、旅行社線控、領隊導遊等等可以直接性的免費踩點體驗。至於本人也待過本土企業長期有國外企業合作的需求,因此需要經常接待合作對象甚至有機會到訪對方企業所在地進行考察。看完上述例子,建議在挑選工作時,一並觀察企業的整體計畫與走向,適合的企業除了對自我履歷加分之外,也能在工作之餘獲得額外福利(像是本文主題:到處玩,哈)。
 
  • 優點:經常性外派工作職位的合作對象所在地域不一定是旅遊清單內選項,但因工作需求,合作對象經常會在合作案當中安排地陪或特色景點邀請一同前往訪視(盡地主之誼),因此常常會有額外的旅遊驚喜出現,也能納為下次旅行的深度探訪目的。
  • 考量:外派時間通常有限以及外派期間基本上以工作為重,多數時間依舊專心在工作要蒐集的資訊以及隨時on call,無法仔細將一個地區玩得盡興。

#第三種方式:培養一技之長成為國際人才。

一技之長是我認定最優質的職場旅行方式,原因在於:自主權
 
因應專案主題需求,合作對象需要找尋各國家的專業人才,進行短、中、長期的配合,最廣為人知的有拍攝特定主題的攝影師、藝術家、表演家等等。
 
最令我印象深刻代表是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被邀請擔任倫敦希斯洛機場第五航站的首位駐站作家,任由作家近身田野考察或維持距離冷靜描繪,在人來人往的機場一隅感受形形色色的人物,包含行搬運工、飛行員、機場牧師等的旅行、工作、人際關係與日常,寫出一本旅人進出機場時所遺漏掉的鏡頭與畫面《機場裡的小旅行——狄波頓第五航站日記》。
 
另外,各位也可以關注國外盛行的數位遊牧民族/遠端工作模式,此工作模式強調不限定工作地點,也就是員工本人工作地點可以在世界各地,只要在企業所規範的條件內完成工作即可。目前觀察遠距工作最大宗需求為工程師類型的職位,如果你剛好是工程師,那就入行就更加容易了。
 
  • 優點:一技之長的國際人才講求專業,合則來不合則去,相較之下有高度的選擇權,換言之,可以以專業去與合作對象談判工作內容與地點等與自身利益相關條件。附帶一提,因專案主題需求,因此經常性需要去觀察、體會、了解該主題,在過程中體驗主題旅行的細膩,深度的體悟與強化該領域的專業,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成為旅途中具有故事價值的回憶。
  • 考量:因為獨自面對國際性合作對象,因此需要有一定基礎的第二語言能力與國際觀念,才不會讓自己在職場上吃了悶虧。另外,需要較有自律的個性,無人盯進度的狀態下,如期完成工作內容,獲得額外時間去執行旅行計劃。

《在旅途上追求什麼?》心態,決定旅行的意義

有人旅行是為了放鬆身心,有人則是希望找尋疑惑許久的答案,有人則為了逃離某種失落的狀態,旅行的原因有好多,沒有絕對的答案。
 
旅途經常遇到非計畫性的突發事件,會令原本的初衷在瞬間就此改變。就以我來說,幾年前的澳洲打工度假,出發前計劃要好好努力工作存一桶金回到台灣,結果嚐到了簡單生活的慢活滋味,而開啟了另種生活模式,讓打工度假簽證結束回台灣的我還是難以忘懷(對~一桶金也沒有存到)。或是海漂中國大陸當台幹,廣義的說是增廣見聞,但最主要的收穫在於長時間出走讓我看見台灣的美麗之處,包含景色、人文、風俗、交通、教育、制度、前瞻建設等等,享受的福利著實不少。
 
當然,也有人夢想一輩子走在旅途上,但走在旅途上是一個動詞。如果你有這樣的夢想,朋友,或許你應該思考的是另一個問題,如果有動詞,那麼你的名詞/受詞 為何:
 
「什麼原因讓你起心動念,以旅行方式去追求內心的渴望?」
 
如果心中浮現答案了,你的每一趟旅行,都擁有無價的收穫。
文章最後,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點擊拍手,根據喜愛程度最高可拍5下。
備註:此計畫是「化讚為賞」,讓辛苦寫作的工作者有機會因為你的舉手之勞,獲得小小小小額收入。
Hi,先跟看文章的你介紹。我是 Carol,或卡蘿。 寫作題材以生態、自然、旅行,以及一點點的生活,延伸到觀點分享,稱之為 — 旅行文學 。 期待持續性的書寫成為一位作家,所以除了景點分享文之外,更喜歡寫短文、散文、旅行日記系列故事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